风筝起源于中国,又称风琴、纸鹤、鹤子、纸鸢,中国风筝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常常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在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30日-8月6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力‘筝’上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家乡,赴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力‘筝’上游”社会实践队第一站风筝文化馆。实践队在王家庄子村书记王振华同志带领下走进风筝文化馆,学习了风筝的历史与文化,首先王书记带领实践队学习风筝的历史,相传“墨翟为木鸭,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风筝材质,更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又讲到风筝的流派和四大风筝传说,带领我们观看了最经典的蝴蝶风筝。
王书记说,提起风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潍坊”这两个字,可见潍坊风筝给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刻,潍坊风筝的地位,在风筝界也确实是数一数二的,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王书记重点给实践队讲到,1984年,潍坊市第一次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之都”。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潍坊国际风筝节,会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40届国际风筝会。
王书记讲完,“力‘筝’上游”社会实践队成员不仅仅对潍坊风筝的发展感到叹为观止,还深深感受到了风筝带来的独特魅力与感受,更加对自己的城市产生自豪感,参观完风筝文化馆,实践队的队员们仍有些意犹未尽,但也陷入了思考:现如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我们是否还能像之前那样,在合适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去草地上放风筝。但显然,如今年轻一代更偏向于电子产品,或是在家追剧打游戏,亦或是电子阅读等等,更多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不清晰,弘扬与保护意识不强。
对此实践队员们表示,弘扬风筝文化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有责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努力做到让传统文化扎根于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局限于线上线下宣传方式,亦可以守正创新,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自己的创意思维来做一些与风筝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吸引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知识积极与产业园寻求合作,开展数字文化,符合新一代青年人口味,提升知名度,以弘扬和发展传统风筝文化。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当有义务开辟一个崭新的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努力让风筝作为民族记忆,深深地烙印在大众的心里,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风筝文化长久的存在于中华的泱泱长河之中。
“力‘筝’上游”社会实践队第二站得力风筝厂。实践队进入到了得力风筝制造厂进行学习传统潍坊风筝的制作,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得力风筝厂王老板告诉实践队员们,他们村的风筝厂全都是个体户,都不是很大的厂子,但是他们都是百年传承的老厂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传承技艺。随后王老板带领实践队前往他们的成品展览室进行参观并讲解。王老板说,王家庄子村被誉为“中国风筝第一村”,风筝年产量达9000万只,产值达3个亿,有4000多万只风筝通过电商渠道销往世界各地,这里是潍坊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占全国85%的市场,风筝年产销居全国第一。王老板还说,“我们村子风筝之所以出名大部分的原因在于风筝不仅要好看,还要飞得好。我们村的这些风筝厂老板,个个都是研究员,他们虽然没有太专业的知识,但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也摸索出了一套理论,不断进行研发、试验,提高风筝起飞率”。
从展览室出来,实践队进入到了制造厂,面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是调理有序,每个房间都是一步生产步骤。经过了解,实践队成员得知这里的工人们大多从事风筝的大规模生产和包装超过三十余年,且都为当地中老年人。随后实践队开始学习风筝制作,实践队员请教其中一位工人王奶奶,她告诉实践队员们,风筝的制作第一步是割料,把风筝面的形状用专用的机械切割好,第二步用缝纫机进行风筝面的加工,第三步穿风筝骨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四步进行最后的质检。步骤看似简单,如果没有数十年的制作经验,每一步都很耗时间。
实践队员们开始自己动手组装,看起来很简单的组装真正动手时才发现操作的难度,因为骨架的材料是玻璃纤维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穿过风筝的缝隙也小,对于刚接触的实践队员们来说是不小的难度,所以在刚开始大家的操作都很缓慢,随着一下午的时间过去实践队员们也越发老练,一直和员工奶奶们工作至下班,其中的王奶奶也夸赞实践队员们聪明能干。
从风筝厂出来之后,实践队员也发现现在制作这些传统风筝的弊端;第一,骨架的组装繁琐复杂,需要一根根拼接,消耗了制作的时间成本;第二,每一根玻璃纤维的骨架都需要切割,会产生很多余料,这样就消耗了物料成本;第三,玻璃纤维的价格成本高,而且极易伤害到手指,安全系数低。
实践队员根据自身专业知识,运用solidworks、3D建模打印技术设计了一体化骨架,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物料成本都有所降低。同时也跟风筝厂王老板进行讨论,王老板也表示有很大的可行性。
“力‘筝’上游”社会实践队第三站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胜师傅家中,实践队见到王兴胜师傅的时候,他正在赶制一只龙头风筝。从选材到切割,从制作竹坯到加热扎制,王兴胜师傅都亲力亲为,动作娴熟而又一丝不苟。王师傅告诉实践队员,扎制风筝首先要制作竹坯,说着王师傅用特制的刀具,将早就切割成半米长的竹板劈成两三厘米宽,然后再劈去内层,最后用刮刀刮去外层的“毛坯”,只留下原来大约三分之一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竹子划伤手指,而这对于干了近三十年的王师傅来说早已驾轻就熟。接下来就是制作“风筝骨架”了。王师傅点燃一盏酒精灯,把竹坯放到火上烤了一会儿,然后用钳子夹住竹坯,作出早就设计好的形状。一根笔直的竹坯,在王师傅的反复烘烤和折弯下,出现了龙头的轮廓。
王师傅耐心地为团队成员讲解了一些风筝制作的重要步骤,并鼓励团队成员们动手操作。经过队员们尝试操作发现风筝制作十分困难,这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还要有精细的手艺。实践队成员对这些手工艺术品产生了莫大的崇敬之心。在一天的学习中队员们也讨论热烈,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沿用师徒相传或父子相袭的方式,但潍坊风筝制作工序复杂多样,所以学习起来相当困难且短时间内不易出手工技巧高超的手工艺者,只能靠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年画风筝已经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缺乏创新也是潍坊风筝发展的弊病之一。现在的人们忽视了潍坊风筝本身的内涵,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使得潍坊风筝的文化价值不断衰减。
对此实践队员们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将潍坊风筝引入校园,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传统文化的作用,亦能起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了解潍坊风筝的兴趣,为潍坊风筝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深度挖掘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跨界合作等手段进行创新,回归文化的本质,做到与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创造出文创精品。通过风筝对整个潍坊形象包装,加强同媒体的合作,注重策划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心潍坊,发挥风筝的扩散效应,打造潍坊品牌。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手工制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手工制作尽管不像过去,是支撑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但手工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仍然深刻。风筝、年画等手工艺作品作为民间艺术瑰宝,我们应加强保护传承,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风筝是我们文化的丰碑,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去进一步了解风筝,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整个实践探索过程中,“力‘筝’上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充分发扬社会志愿者精神,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我们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队员综合能力也有了较强地提高。后续我们将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保护,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薛利霞 编辑:伦泽浩 编审:宁玲玲